隨著經濟水平發展,人們觀念轉變,目前我國人口出生率已經在逐步下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晚婚晚育。這也導致我國社會的老齡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據最近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各省人口抽樣調查數據,結合各地統計公報數據,梳理分析GDP四強省份的老齡化程度發現,當前四個經濟大省,已有三個進入到深度老齡化社會。 在山東、浙江、江蘇、廣東四個經濟大省中,山東的老齡化程度最深,廣東則最為年輕。其中,山東65歲以上老齡人口占比最高,達到了15.84%,相當于山東65歲的老人共有1595萬人,也是全國老齡人口總量最大的省份。廣東目前65歲老齡人口占比僅為8.57%, 我國老齡化嚴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傳感設備助力養老。 據悉,智慧養老監測系統是由傳感器和云平臺組成,用于獨居老人生活監測的系統,“AI外呼”“門磁感應器”“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器”“智能手環”等多種傳感器安裝在獨居老人的家中,一旦發現老人家里有異常情況,平臺會立馬收到報警,并通過算法分析異常原因推送給提前設定好的緊急聯系人及時上門查看。 除此之外,平臺還可以連接繼電器控制老人家里的斷電開關,一旦監測到用電量過多,系統會自動斷電,從而減少獨居老人由于用電不當引發火災等事故的發生。 另外,用于幫助老年人的智能設備還有,電力云計算服務獨居老人模塊通過老人家中安裝的智能電表,不僅能研判獨居老人家中用電是否異常,反饋與正常情況的偏離率,...
發布時間:
2020
-
12
-
22
瀏覽次數:386
1-11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499560億元,同比增長2.6%,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8個百分點。其中,民間固定資產投資278088億元,增長0.2%,1-10月份為下降0.7%。從環比速度看,1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增長2.80%。分產業看,第一產業投資12259億元,同比增長18.2%,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9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投資144081億元,下降0.7%,降幅收窄1.4個百分點;第三產業投資343220億元,增長3.5%,增速提高0.5個百分點。 第二產業中,工業投資同比下降0.8%,降幅比1-10月份收窄1.4個百分點。其中,采礦業投資下降9.2%,降幅擴大0.8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下降3.5%,降幅收窄1.8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投資增長17.5%,增速回落0.7個百分點。 第三產業中,基礎設施投資(不含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同比增長1.0%,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3個百分點。其中,鐵路運輸業投資增長2.0%,增速回落1.2個百分點;道路運輸業投資增長2.2%,增速回落0.5個百分點;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3.1%,增速提高0.4個百分點;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下降1.8%,降幅收窄0.7個百分點。 分地區看,東部地區投資同比增長3.5%,增速比1-10月份提高0.5個百分點;中部地區投資下降0.7%,...
發布時間:
2020
-
12
-
18
瀏覽次數:498
12月15日,國家統計局投資司首席統計師丁勇解讀了2020年1—11月份投資數據。隨著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成效持續顯現,投資延續穩定恢復態勢,增速進一步回升,結構繼續優化。1—1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同比增長2.6%,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8個百分點。1—11月份固定資產投資呈現以下特點:一、三大領域投資繼續改善,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加快 基礎設施投資增長加快。1—11月份,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1.0%,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3個百分點。其中,信息傳輸業投資增長19.0%,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投資增長8.5%,水利管理業投資增長3.1%,鐵路運輸業投資和道路運輸業投資分別增長2.0%和2.2%,公共設施管理業投資降幅收窄0.7個百分點。 制造業投資降幅進一步收窄。1—11月份,制造業投資同比下降3.5%,降幅比1—10月份收窄1.8個百分點。原材料制造業投資增長0.1%,而1—10月份為下降1.8%,其中,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投資增長25.4%,石油加工、煉焦及其他燃料加工業投資增長6.1%。裝備制造業投資降幅收窄1.6個百分點,消費品制造業投資降幅收窄2.0個百分點。 房地產開發投資平穩增長。1—11月份,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增長6.8%,增速比1—10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其中,住宅投資增長7.4%,增速加快0....
發布時間:
2020
-
12
-
17
瀏覽次數:498
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實際增長7.0%(以下增加值增速均為扣除價格因素的實際增長率),增速較10月份加快0.1個百分點。從環比看,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月增長1.03%。1—11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3%。 分三大門類看,11月份,采礦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增速較10月份放緩1.5個百分點;制造業增長7.7%,加快0.2個百分點;電力、熱力、燃氣及水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4%,加快1.4個百分點。 分經濟類型看,11月份,國有控股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9%;股份制企業增長6.8%,外商及港澳臺商投資企業增長8.3%;私營企業增長6.8%。 分行業看,11月份,41個大類行業中有34個行業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長。農副食品加工業增長2.9%,紡織業增長6.5%,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業增長9.2%,非金屬礦物制品業增長7.7%,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9.6%,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長4.0%,通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0.2%,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長10.5%,汽車制造業增長11.1%,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增長2.6%,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增長18.0%,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長9.3%,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增長5.1%。 分地區看,11月份,東部地區增加值同比增長8.8%,中...
發布時間:
2020
-
12
-
16
瀏覽次數:499
隨著5G網絡建設不斷加快,其對于社會發展與產業變革所帶來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未來,全球各行業各領域的智能化、網絡化、數字化趨勢將日益凸顯,而5G將發揮關鍵作用。對于環保產業而言,在5G商用不斷推進的背景下,正是推動智慧環保落地的大好時機。 目前,5G技術在環保領域體現出自身巨大優勢。一方面,通過5G技術賦能,智能設備的連接與運行更加高效,相應降低了能源損耗;另一方面,5G技術在環保領域的直接應用為傳統環保監測、作業等多個環節帶來了改變契機,愈發受到環保企業和監管部門的認可。 近兩年來,特別是2020年,國內各地在推動5G技術與環保領域融合應用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不少新的進展。下面,智能制造網小編帶您一起回顧部分省市“5G+環保”具體案例: 四川 為了加強5G在生態環保領域的應用,支撐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四川省生態環境廳與中國移動、華為、海康、之維安等科技公司聯合開展5G技術應用于智能環境監管的試點試驗工作。四川省環境信息中心有關負責人表示,5G技術在環境應急、環保物聯網建設等領域有廣闊的應用空間。 據了解,下一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將深入開展5G、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環境應急、污染源監控和自然生態保護等方面的實踐應用,探索智能監管新模式,切實提高監管效率,加快推進生態環境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值得一提的是,從2019年10月開始,成都市溫江區就...
發布時間:
2020
-
12
-
15
瀏覽次數:193
超聲波液位計是通過換能器(探頭)發出高頻超聲波脈沖,無接觸測量液位的一種物位測量儀表。廣泛應用于各種敞開式槽池中,用于連續性液位測量。那么,超聲波液位計有哪些優缺點呢?特點和優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結構簡單、讀數方便、非常便于安裝和維護。 2、安全清潔,儀表使用壽命長、測量穩定可靠、精度高。 3、采用非接觸式測量,不易受液體的粘度、密度等影響。 當然,所謂尺短寸長。超聲波液位計也有自身的局限性和無法克服的缺陷,具體說來,主要表現在: 1、超聲波液位計測量存在盲區。盲區就是儀表無法測量的區域。在超聲波脈沖傳輸過程中,超聲換能器附近的小面積區域通常不能接收到聲波。就收不到聲波的盲區,其大小與超聲波的測量距離有關。一般來講,測量距離小,盲區就小;測量距離大,則盲區就大; 2、超聲波液位計測量易受溫度影響。在實際測量中,溫度的變化會導致聲音速度的變化,進而導致測量出現誤差; 3、聲波下面不宜有障礙物。由于超聲波液位計是利用聲波反射原理實現液位測量的,如果有障礙物會影響超聲波發射,造成信號丟失,影響測量效果; 4、超聲波液位計不宜用來測量壓力容器。由于壓力主要影響的是探頭,且壓力和溫度之間也有一定的關系,壓力的變化會影響到溫度的變化,進而影響聲速的變化,使測量的精度受到影響; 5、超聲波液位計不能在有水霧、易產生大量泡沫性的介質、易揮發性介質的場合使用。因為這種...
發布時間:
2020
-
12
-
14
瀏覽次數:407
近年來,隨著產業、市場的逐步成熟以及各種技術、部件發展的不斷完善,無人機產品體系愈發豐富,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寬廣和深化。作為眾多應用之一,無人機在巡檢領域的落地由于價值重大、意義非凡,當前深受人們的青睞。 無人機+機器人代替人工進行巡檢,不僅能擺脫生產作業對人力的依賴,減少用工支出和成本,同時還能提升巡檢作業的效率和準確性,保障作業的安全。基于此,現階段以電力、管道、廠區、農林等為主的場景都在加大對巡檢無人機的應用。 據悉,智慧水利是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于水資源配置、水環境保護和水管理服務等體系,其核心是更全面的互聯互通,以及更深入的智能化。 水電站的結構安全巡檢是保障水利樞紐安全運行的重要措施,包括大壩壩體表面和水下結構物的巡檢。傳統的水電站人工巡檢方式需要進行抽水、淤泥處理等復雜工作,受氣象、環境影響大,不僅效率低,風險高,且成本高昂。 在人工智能、5G、嵌入式計算機技術等發展起來后,“無人機+機器人”相結合的新一代智慧巡檢方式開始得到廣泛應用,并成為助力水電站智慧化、智能化發展的重要“武器”。 另外,在新一代智慧水電站建設中,利用無人機、機器人融合人工智能、5G、大數據等先進技術,以智能工控硬件為基礎支撐,可以在不排水的條件下代替人工作業實現壩面/水下安全結構自主巡檢,完成超高清圖像等現場數據實時回傳、圖像監測、AI數據深度分析、水電站...
發布時間:
2020
-
12
-
08
瀏覽次數: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