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中國早就表明態度: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硬氣的宣言,國人一一叫好。相反的,在事件的第二天,這場“仗”打得道瓊斯指數暴跌,美國民眾要為此買單,就連白宮首席經濟顧問也公開承認貿易戰將會兩敗俱損。
而任何事情都具有兩面性。要知道,我國儀器儀表業的中低檔產品已具有一定的國際市場競爭力,出口量較大,但高端分析儀器嚴重依賴進口,幾乎達到100%。
面對日趨增加的高端產品需求量,這些高端儀器還在依賴進口,這足以讓我們清醒地看到自己與美國之間巨大的技術差距以及對美國核心技術的嚴重依賴,而剛過去不久的“中興事件”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而對于美國而言,美國的勞動力成本高,很難實現輕工業品的自給自足,從長遠的發展來看仍然需要從其它國家進口。同時,中美貿易戰的升級,市場格局將面臨重新分配,關稅的增加,很多產品的成本會大大提高,用戶的購買能力逐漸下降,可能會出現退而求其次,選擇其它國家的進出口商品代替的現象。這樣,一個新的貿易格局將被打開。
面對不斷升級的貿易戰,中國儀表企業應該如何應對呢?
也許從中興和華為事件的不同結局,會給我們不少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