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較2020年下降13.5%。“十五五”期間,基本建立以高效、綠色、循環、低碳為重要特征的現代工業體系。確保工業領域二氧化碳排放在2030年前達峰。
所謂“碳達峰”就是我們國家承諾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長,達到峰值之后再慢慢減下去。2021年全國兩會上,碳達峰、碳中和被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成為代表委員們討論的熱門話題。
經濟發展需要消耗能源,工業企業在實現碳達峰目標的過程中,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呢?除了加強技術創新促進能源利用高效化、優化產業結構和布局,淘汰落后生產工藝之外,儀表針對各個用能環節實時的能耗量值數據進行監測、統計和分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實現節能減排,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舉措。
此次工信部等三部門聯合印發的《工業領域碳達峰實施方案》要求,建立數字化碳管理體系;加強信息技術在能源消費與碳排放等領域的開發部署;推動重點用能設備上云上平臺,形成感知、監測、預警、應急等能力,提升碳排放的數字化管理、網絡化協同、智能化管控水平;促進企業構建碳排放數據計量、 監測、分析體系;打造重點行業碳達峰碳中和公共服務平臺,建立產品全生命周期碳排放基礎數據庫。
在線留言
聯系我們
關注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