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下,科技創新已成為推動世界經濟發展的重要力量。基于此,我國把堅持創新放在現代化建設全局的核心位置,把科技自力更生作為國家發展的戰略支撐。 “我國的科研量已經牢牢占據了世界前列。論文連續四年世界第二,2020年專利數量世界首位,但產生這些結果的研究工具的研發和制造卻極不相稱。”為此,在今年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全國政協委員藍閩波提出,要不斷加快大型科學儀器的研發和產業布局。 科研離不開儀器儀表,很多科研數據都是儀器儀表計算出來的。百年科學發展史和眾多諾貝爾獎證明,科學進步離不開科學研究儀器的進步和發展。目前,現代科學技術的重大突破越來越依賴于先進的科學儀器,誰掌握了科學研究儀器的先進研發技術,誰就掌握了科學技術發展的主動權。 當前,我國科技正處于從“跟跑”向“并跑”乃至“領跑”的關鍵轉型期。科學儀器是科技創新的“基石”和“利器”。可以說,沒有“并跑”和“領跑”的科學儀器,就不可能改變科技創新長期“跟跑”的局面。 由于起步晚、基礎薄弱等歷史原因,我國嚴重依賴高端科學儀器的進口。據中國海關總署統計,2016年至2019年,我國儀器設備年均進口額為978.3億美元,年均出口額為706.4億美元,貿易逆差較大。其中,大型科研儀器的進口國主要是美國、德國、日本、英國等國家。 進口大型儀器在一些國家和企業的實驗室隨處可見,遍布國外品牌如賽默飛世爾科技、島津、安捷倫、...
發布時間:
2021
-
03
-
25
瀏覽次數:328
新材料是指性能優異或具有特殊功能的材料,或者是傳統材料改進后性能提高或具有新功能的材料。回顧“十三五”規劃,我國新材料產業總產值持續增長,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涌現出一批龍頭企業;同時也面臨著基礎材料質量不高、重點戰略物資保障薄弱、前沿新材料創新不足等痛點。“十四五”期間中國新材料產業將如何發展?本文將從發展重點和發展目標兩個方面進行分析。 1、“十三五”發展回顧:產值增長、結構優化、龍頭企業涌現 新材料是指性能優異或具有特殊功能的新材料,或者是傳統材料改進后性能提高或具有新功能的材料。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分類》,新材料產業可細分為先進鋼鐵材料、先進有色金屬材料、先進石化化工新材料、先進無機非金屬材料、高性能纖維及制品和復合材料、前沿新材料、新材料相關服務。 2019年,全球新材料產業產值達到2.82萬億美元,形成三級競爭梯隊。第一梯隊是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在經濟實力、核心技術、研發能力、市場份額等方面具有絕對優勢;第二梯隊是韓國、俄羅斯、中國等國家,新材料產業處于快速發展期;第三梯隊是巴西、印度等國家。 作為我國的基礎、戰略和主導產業,2019年工業總產值達到4.08萬億元,2010-2019年年均增長率保持在15%以上;同時,我國新材料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2019年底,先進基礎材料和關鍵戰略材料產值分別占57.4%和39.1%; 2、“十四五...
發布時間:
2021
-
03
-
24
瀏覽次數:613
在人類生產活動造成的水污染中,工業造成的水污染最為嚴重。如工業廢水,污染物多,成分復雜,不僅水中難凈化,而且難處理。工業廢水是工業污染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它占了工業排放的大部分污染物。不同類型的工廠,工業廢水中所含的污染物差別很大。即使是同類工廠,生產工藝也不一樣,其中所含污染物的質量和數量也不一樣。除了工業廢水直接注入水體造成的污染外,固體廢物和廢氣也會污染水體。 生活污水、食品加工、造紙等工業廢水中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油脂、木質素等有機物。這些物質以懸浮或溶解狀態存在于污水中,這種污染物可造成水中溶解氧減少,影響魚類等水生生物的生長。水中的溶解氧耗盡后,有機物被厭氧分解,產生硫化氫、氨、硫醇等臭味,進一步惡化水質。污水處理勢在必行,政策也在加大污水資源的開發。 政策加碼污水資源化發展 近年來,我國一直在進行污水處理。2020年以來,我國多次召開污水資源化相關會議并先后發布多項政策,推動污水資源化行業的發展。 2020年5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環資司召開污水資源化利用推進會。會議研究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指導意見及相關實施方案的起草,推進污水資源化利用“1+N”政策框架體系建設;7月,國家發改委、住建部聯合印發《城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補短板強弱項實施方案》,指出缺水地區和水環境敏感地區要結合水資源稟賦、水環境保護目標和技術經濟條件,開展污水處理廠升級改...
發布時間:
2021
-
03
-
23
瀏覽次數:629
近年來,由于我國加強大氣污染控制,廢氣排放總量逐年下降,從2016年的3957.2萬噸下降到2019年的2779.7萬噸,下降42%。我國生態環境部將大氣污染物的來源大致分為工業來源、生活來源、移動來源和集中來源,其中工業來源所占比例最大。 在經濟發展初期,中國的環境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壞。近年來,中國致力于發展“綠色經濟”,使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在“十四五”計劃中,環境保護成為發展的重點,其中大氣污染控制將得到加強,大氣控制將進入細化階段。 堅決打贏藍天保衛戰,大力推進“公轉鐵” 我國謀求社會全面進步,不僅要實現經濟發展的目標,還要保護大氣、淡水、海洋、土地和森林等自然資源和環境。黨中央十八大提出的“美麗中國”戰略方針,堅持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推動反污染斗爭取得關鍵進展。 為了堅決打贏保衛藍天的目標,政府繼續在秋冬季在重點地區實施空氣污染控制的關鍵行動。大力推進“公轉鐵”。據初步統計,2019年全國鐵路貨運量比2018年增長7.25%,其中京津冀增長26.2%。2020年,受疫情影響,雖然鐵路貨運量增加,但增速下降至3.24%。 大氣治理成效仍不穩定,2019年O3排放濃度上升 2020年是打贏藍天保衛戰的收官之年。目前,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仍然不容樂觀。在2020年10月舉行的例行新聞發布會上,生態環境部表示:近年來,全國空氣質量不斷改...
發布時間:
2021
-
03
-
22
瀏覽次數:516
環境保護涉及面廣,綜合性強,涉及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許多領域,有其獨特的研究對象。在中國經濟發展的早期,環境不可避免地遭到破壞。近年來,中國致力于發展“綠色經濟”,使經濟、社會、資源和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堅持可持續發展。在“十四五”計劃中,環境保護成為發展的重點。 “十四五”計劃中,環境保護依舊重要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經濟、社會和文化突飛猛進。然而,經濟的快速發展必然帶來一定的環境和資源問題。在長期粗放型工業經濟的影響下,中國近年來面臨著嚴重的環境污染問題。針對環境污染控制,各地紛紛出臺政策措施,許多工業企業開始嘗試使用各種類型的機械設備來減少環境污染。 隨著相關治理的初步成功,近年來,全國空氣質量不斷改善,呈現出由穩定到良好的趨勢,但環境治理效果仍不穩定。特別是進入秋冬以來,一些城市最近又重新出現了污染過程。雖然總體污染程度和范圍與往年相比有所減少,但我們不能放松警惕。目前,大氣污染防治形勢仍然不容樂觀。 最近,我國的“十四五”計劃明確提到了不斷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任務。“十四五”計劃(2021-2025年)不僅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第十四個五年規劃期,也是中國戰勝污染、繼續推進美麗中國建設的關鍵時期。“十四五”期間,要堅持綠色發展理念,自覺將經濟社會發展與生態文明建設相協調,努力實現環境、經濟和社會效益的雙贏。因此,在“十四五”期間,環境保護依然重要,相關設備發展前景看好。...
發布時間:
2021
-
03
-
19
瀏覽次數:371
最近發布了“十四五”計劃綱要,把“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了“深入實施制造強國戰略”。同時,在“制造業強國戰略深入實施”中,首次提出“保持制造業比重基本穩定”。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在今年全國“兩會”上說,近年來,中國制造業取得了很大成就,但“大而不強、不優秀”的局面沒有得到根本改變。基礎能力依然薄弱,關鍵核心技術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鏈子”的風險明顯增加。制造業占GDP的比重下降的太早太快,不僅拖累了目前的經濟增長,影響城鎮就業,還將帶來產業安全隱患,削弱我國經濟抗風險能力和國際競爭力。 因此,在進入新的發展階段,實施新的發展理念,構建新的發展模式時,加快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更加緊迫。 儀器制造業作為我國制造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經過近幾十年的快速發展,中國儀器儀表制造業產品種類豐富,工業體系的生產和發展能力日益強大,生產和銷售增長率也在向前躍進。 在我國儀器儀表的各個細分行業中,國外大型企業在高端產品市場占據主導地位,但在電氣儀器儀表、工業測量和科學測試儀器儀表領域具有一定的競爭優勢,誕生了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 我國儀器制造業雖然發展迅速,但與國外仍有較大差距,主要體現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化進展緩慢;關鍵核心技術匱乏,低水平重復突出;產品穩定性和可靠性長期不能根本解決;大量進口對工業...
發布時間:
2021
-
03
-
18
瀏覽次數:695
2020年,儀器儀表行業銷售收入達到7660億元,同比增長3.50%。在儀器儀表行業的主要產品類別中,分析儀器設備的產量下降了28.64%,是儀器儀表主要類別中產量下降最大的產品。 儀器儀表應用范圍廣泛 儀器儀表應用廣泛,涵蓋工業、農業、交通、科技、環保、國防、文化、教育衛生、人民生活等。他們在國民經濟建設的各行各業的運行過程中,擔負著守門人和指導員的任務。根據《國民經濟行業分類》(GB/T4754-2017),儀器制造業可分為通用儀器制造業、專用儀器制造業、鐘表計時儀器制造業、光學儀器制造業和衡器制造業。 2020年,儀器儀表行業大部分主要類別產品的產量將下降。2020年,分析儀器設備產量238.53萬臺,大幅下降28.64%,是儀器儀表大類中產量下降幅度最大的產品;電氣儀器儀表產量26537.95萬臺,同比下降7.33%,是各大類儀器儀表中產量最高的產品。 中國儀器儀表行業是一個高速穩定發展的行業。2020年銷售收入、利潤總額、主營業務利潤率、利潤率、運營安全率、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率等7項指標均好于2019年同期,其余4項指標均差于2019年。 其中,2020年儀器儀表行業實現銷售收入7660億元,同比增長3.50%;利潤總額734.16億元,同比增長11.65%。儀器儀表行業整體運行比較穩定。 2020年在儀器儀表子行業中,主營收入排名第一的是自動化儀表制造業,實...
發布時間:
2021
-
03
-
17
瀏覽次數: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