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馬拉松背后黑科技:工業級儀表控制技術賦能消費級機器來源: 儀商網 2025 年 4 月,北京亦莊機器人馬拉松賽事在中關村雍和航星園激情開跑,這場充滿科技感的“速度與激情”,就像一場盛大聚會,不僅吸引了眾多機器人領域的頂尖團隊和創新企業。更值得一提的是,它為儀器儀表行業的發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堪稱儀器儀表行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的“智能風向標”。 01機器人背后的黑科技:賦能儀器儀表精準檢測 在亦莊機器人馬拉松賽事中,一些參賽機器人所運用的邊緣AI 技術,正逐漸成為儀器儀表行業的新寵。如華盛昌與德州儀器在2025 年4月15日慕尼黑上海電子展上聯合發布的AFD-80 拉弧信號檢測器,其通過集成邊緣 AI NPU,將 AI 模型部署在邊緣端,實現了自主學習和實時決策能力,能夠精準地檢測光伏發電系統中的電弧故障,解決了傳統檢測方法在復雜場景下易誤判、失效的難題,為儀器儀表檢測的精準度和可靠性開辟了新路徑。 02機器人催生儀器儀表賽道百億產值 巡檢機器人開辟儀表檢測新領域 賽事中展示的巡檢機器人,具備自主導航、智能移動和高精度圖像捕捉等能力,其在工業巡檢領域的應用為儀器儀表檢測帶來了新的變革。這些機器人要是搭載各種傳感器和檢測設備,便可以深入復雜、危險的工業環境,進行快速、準確的檢測,不僅提高了檢測效率,還降低了人工檢測的風險和成本。 例如,杭州國巡機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發布時間:
2025
-
04
-
23
瀏覽次數:509
來源:儀商網在現代科技產業的宏大版圖中,電子測量儀器猶如精密的 “觸角”,深深嵌入各個關鍵領域,成為推動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的核心力量。從通信網絡的搭建到半導體芯片的制造,從航空航天的探索到新能源產業的崛起,電子測量儀器的身影無處不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當下,電子測量儀器市場正處于快速發展的關鍵時期,呈現出諸多值得深入探討的現狀、趨勢與發展機遇。市場規模穩健增長,需求驅動持續強勁近年來,全球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展現出穩健的增長態勢。數據顯示,從 2019 年到 2022 年,全球市場規模從 137.39 億美元穩步攀升至 146.1 億美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 2.1% 。到 2023 年,這一數字進一步增長至約 153.8 億美元,同比增幅為 5.3% 。對于 2024 年,業內分析師普遍持樂觀態度,預測市場規模有望達到 163.07 億美元。國內市場同樣表現亮眼。受益于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以及智能制造、5G 通信、汽車電子等下游產業的迅猛發展,我國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持續擴張。自 2019 年的 308.54 億元起,到 2022 年已增長至 355.51 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 4.8% 。2023 年,市場規模進一步提升至約 377.78 億元,同比增長 6.3% 。預計 2024 年,中國電子測量儀器市場規模將成功突破 400 億元大關,達到 403.07 億元。這種持續增長...
發布時間:
2025
-
04
-
21
瀏覽次數:508
來源: 儀商網 在當今科技與工業深度融合的時代,儀器儀表作為工業生產和科學研究的關鍵支撐,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來,儀器儀表產業在全球范圍內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市場動態備受矚目。 一、市場規模與增長態勢 (一)國內市場 據《中國儀器儀表行業發展報告(2023 版)》數據顯示,2023 年我國儀器儀表行業市場規模成功突破 1.2 萬億元,同比增長約 7.8%,彰顯出我國儀器儀表行業的強勁發展勢頭。從產業營收來看,2023 年我國儀器儀表產業實現營收超 1 萬億元,正式邁入萬億元時代。在地區分布上,華東和華南地區優勢顯著,占據行業收入的 60% 以上,其中江蘇、廣東、浙江等制造業發達省份表現尤為突出。這些地區憑借完善的產業鏈、豐富的技術人才資源以及活躍的市場氛圍,為儀器儀表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肥沃土壤。 (二)國際市場 全球儀器儀表市場同樣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規模持續擴張。預計 2024 年全球儀器儀表市場規模將達到 890 億美元。北美、歐洲和亞洲作為主要需求區域,主導著全球市場格局。值得一提的是,中國在國際市場中的地位日益提升,出口額保持著兩位數的增長。這得益于我國儀器儀表產業不斷提升的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逐漸在國際市場中嶄露頭角,與歐美等傳統儀器儀表強國展開競爭。 二、細分領域分析 (一)工業自動化儀表 隨著工業 4.0 和智能制造理念的深入推進...
發布時間:
2025
-
04
-
15
瀏覽次數:508
來源: 儀商網 在工業4.0與物聯網(IoT)的驅動下,電子測量儀器行業正經歷從“單一功能設備”向“智能測試生態”的轉型。人工智能、大數據等技術的融合,不僅提升了測試效率,更催生了遠程協作、預測性維護等新模式。本文解析電子測量儀器在智能化轉型中的技術路徑與應用實踐。 一、智能實驗室的自動化測試革命 傳統手動測試模式正被自動化測試系統(ATS)取代。例如,羅德與施瓦茨推出的SMW200A矢量信號發生器,可編程模擬復雜電磁環境,并自動生成測試報告;是德科技的PathWave軟件平臺支持從設計到量產的全程數據閉環管理。某消費電子企業引入自動化測試方案后,產品研發周期縮短40%,人力成本降低60%。 二、物聯網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在物聯網領域,電子測量儀器需應對低功耗、多協議兼容等挑戰。無線綜測儀可同時支持LoRa、NB-IoT等協議的并發測試;電源分析儀則用于評估傳感器節點的能耗曲線。某智能家居企業通過頻譜分析儀優化Wi-Fi模塊的抗干擾能力,將設備斷連率從5%降至0.3%。 三、國產化替代與產業協同創新 在中美科技競爭背景下,國產電子測量儀器加速突破“卡脖子”技術。普源精電(RIGOL)的12位高分辨率示波器已實現國產ADC芯片自主化;鼎陽科技推出的微波信號發生器覆蓋至40GHz頻段。政策層面,《中國制造2025》明確將高端儀器列為重點攻關領域,產學研合作模式進一步加速...
發布時間:
2025
-
04
-
14
瀏覽次數:314
來源: 儀商網 儀器儀表產業作為科技發展的基礎性產業,在推動各行業進步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面對復雜的國際競爭環境和國內產業升級需求,我國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助力儀器儀表產業探尋新的發展路徑。 在產業布局優化政策方面,政府鼓勵打造儀器儀表產業集聚區。通過規劃專門的產業園區,引導企業集聚發展,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例如,在一些產業園區內,匯聚了儀器儀表研發、生產、銷售以及相關配套服務企業。企業之間可以便捷地開展技術交流與合作,共享研發設備、測試平臺等資源,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生產效率。同時,園區內完善的基礎設施和政策支持,吸引了更多優質企業入駐,形成產業集群效應,提升了產業整體競爭力。 人才培養與引進政策對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至關重要。儀器儀表行業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對專業人才需求迫切。政府鼓勵高校開設相關專業,并與企業合作開展人才培養項目。通過設立實習基地、訂單式培養等方式,為企業輸送既具備扎實理論知識又有實踐操作能力的專業人才。此外,對于高端人才和海外人才,提供優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科研環境,吸引其投身于儀器儀表產業。這些人才為產業帶來了先進的技術和創新理念,推動了產品研發和技術升級。 在市場培育政策上,政府積極推動國產儀器儀表的應用。在政府采購項目中,對于符合相關標準的國產儀器儀表,給予優先采購政策。這為國產儀器儀表企業提供了穩定的市場份額,幫助企業積累資金和技術經驗,提升產品質量和...
發布時間:
2025
-
04
-
14
瀏覽次數:413
一般來說,雷達物位計是個總稱,是在這個行業最常叫的一種稱呼,它好多種叫法,有叫物位計,液位計,料位計的,也有叫雷達液位計,雷達料位計的,雷達物位計名稱的區別在于,物位計是包含了液位計和料位計,雷達物位計包含了雷達液位計和雷料位計,而物位計只是雷達物位計的一個簡稱,他們的意思是一樣的。和其它叫法的唯一區別是測量的物質不同。雷達物位計和物位計是指固體和液體都能測,而雷達料位計和料位計一般是測固體,雷達液位計和液位計一般是測液體。雷達物位計又可以分為普通型的導播雷達物位計和智能雷達物位計,防腐行的棒式雷達物位計。固體和粉體通常都用智能雷達物位計,如(煤礦,爐渣等)。而液體通常用導播雷達液位計如(汽油,成品油等)。有腐蝕性的用棒式雷達物位計如(鹽酸,硫酸等)。雷達物位計原理是以高頻微波脈沖通過天線系統發射并接收,雷達波以光速運行,運行時間可以通過電子部件被轉換成物位信號。一種特殊的時間延伸方法可以確保穩定和精確的測量。即使工況比較復雜的情況下,存在虛假回波,用最新的微處理技術和調試軟件也可以準確的識別出物位的回波 雷達物位計具有低維護,高性能、高精度、高可靠性,使用壽命長等優點。在與電容,重錘等接觸式儀表相比較,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微波信號的傳輸不受大氣的影響,所以它可以滿足工藝過程中揮發性氣體、高溫、高壓、蒸汽、真空及高粉塵等惡劣環境的要求。該產品適用于高溫、高壓、真空、蒸汽、高粉塵及...
發布時間:
2025
-
04
-
10
瀏覽次數:408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如果說人工智能統治了軟件和應用,那么模塊化就是硬件和設備的未來。從最微觀的Chiplet到最宏觀的云服務器,模塊化的靈活性和高可擴展性幾乎滲透到所有電子系統設計中,成為當之無愧的硬件結構主流。 模塊化有多火?根據Grand View Research進行的研究表示,預計到2027年,全球模塊化儀器市場規模將達到3.11萬億美元,復合年增長率為6.3%。這一需求主要受到測試和測量儀器市場增長的顯著影響。 多方驅動模塊化儀器市場飆升 通信和網絡領域的技術創新和進步,以及電子設備的廣泛采用,讓模塊化儀器的特點發揮得淋漓盡致,模塊化儀器作為廣泛用于測試、監控和自定義測量系統的設備,非常適合5G、雷達通信、衛星通信、無線電和電視廣播以及IoT系統的測試和維護。預計到2028年之前,5G部署的投資將為模塊化儀器市場提供巨大的增長機會。5G的部署將支持許多應用,如自動駕駛汽車、聯網汽車、IoT和各種最終用途應用,這些新增的市場應用都是模塊化設備最擅長的舞臺。對5G和未來6G技術的深入研究越來越復雜,軟硬件成本幾乎成幾何級數增長,因此能夠減少開發時間和硬件復雜性的模塊化儀器施展的空間越來越大。目前無論從原型搭建到原型驗證,再到各種設備生產測試和網絡場測,模塊化幾乎成為測試方案的首選架構。 除了移動通信外其他無線通信標準設備的使用以及窄帶物聯網(NB-IoT)和移動物聯...
發布時間:
2025
-
04
-
10
瀏覽次數:10